海鸥教授 十一(5/7)

一是不是台湾派来的特务,丁一好笑说不是。

那为什幺播放台湾的反动音乐,来严肃,让丁一拿出相关证件装模作样地检查。

结果他指着中国护照上的英文说这是不是密电码,搞得丁一哭笑不得,向他解释是中国护照。

那时中国什幺都没有,所以大家都从国外往中国带东西,谁家里要是有在国外,那是非常让羡慕的事

后来中国慢慢发达了,合资独资企业遍地开花,生产的东西多且便宜,于是回国的都像大款,挥金如土,从中国往美国带东西,买东西不太考虑价钱。

丁一每次回国都要买一双皮鞋,一瓶茅台或泸州老窖。

有一次还买了一台cvd卡拉ok录放机回美国,供朋友和同事娱乐。

不成想随着生活的慢慢富裕,中国物价步步升高,一直到现在又反过来了,从新回到从国外带东西回中国的时代,却是因为中国的东西太贵,钱太多。

这一个循环,也不过只用了短短三十来年的时间。

丁一脑子里把时光捋了一遍,不知不觉转到卖皮鞋的地方,小巧的装饰灯将放在货架上的一双双式样新颖的皮鞋照得铮亮,各个厂家的产品争斗艳,国内的国外的,花样繁多,一般标价都在千元以上。

丁一特地找到自己脚上穿的一双意大利皮鞋,标价四千多元民币。

丁一正看得发怔,一个个子纤巧的服务小姐走过来热推销,花言巧语,肢体语言丰富,百般纠缠。

丁一无法脱身,只好指着脚说:“我脚上就是穿的这种鞋,在美国买不过一百美元左右。

”小姐于是不再纠缠,怏怏离去。

丁一听许多到过中国的朋友说,他们的亲戚告诉他们,如果那些外国货是真的,买了也就算了,图个品位,问题是许多是假货,山寨产品。

他看看手表,还有点时间,决定不买东西做些无谓的徒劳,还不如到外面去转转。

出了商店的门,丁一要了一辆出租车告诉司机去黄鹤楼。

在武昌桥下面丁一下了车。

看去,满眼都是店铺林立,繁华地带,车水马龙。

在美国清净惯了,丁一已经不太习惯这满为患嘈杂的感觉。

路边的桥墩上有一行小字写着《黄鹤楼故址》。

一九五七年为了修建长江大桥,苏联专家建议大桥从黄鹤楼故址通过,因为这里是两岸直线距离最短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