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教授 十四(5/7)
术环境一切眼不见心不烦,没想到这钱像一个幽灵如影随形地跟着他不散,又来找他的麻烦。
“你先走吧,让我想想。
”丁一无奈地对胡序说,有点涨。
胡序带上门抹着眼泪走了,丁一陷入了沉思。
胡序在中国的导师王教授是丁一在中国的一个学术会议上认识的。
王教授是中国培养的土博士,比丁一小几岁,会议上的许多东西他都听不懂。
丁一做完了一场报告,王教授找上来套近乎,提出合作,想把自己的学生送到丁一这里来培养。
当时他还是一个副教授,说只要学生能出来,自己的名字挂在文章上就行。
他当时诚恳地对丁一说,你们这些高水平的教授都不回国,我们这些的水平又不够,这样中国的科研永远都搞不上去。
丁一想想也是,明知道他想捞文章,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起码可以为中国培养才。
等胡序到了美国一段时间,王教授又通过胡序做丁一的工作,发文章时,能不能将国内的单位放在第一,他要升正教授了,需要这个硬指标,请丁一帮帮忙。
丁一犹豫了一阵,还是答应了。
自从升了正教授后,王教授的态度就变了许多,没有了以前的谦恭,往往得寸进尺。
大家隔着太平洋倒也相安无事。
不过这次的要求太过分了,就等于丁一的实验室忙乎了半天,最后成了一个配角,主要的成果都变成家的了,为他
做嫁裳。
丁一实验室每年发文章的影响因子都在二十以上,如果自己要是在中国,光文章一项就可以捞二十多万的灰色收入,可是在美国一分钱也没有,大家就是做学问,热一点也没有降低。
在美国要赚钱的都去了公司,留在学术界的是一帮真正为科学献身的英,动机纯正。
丁一不由感叹用钱来刺激鼓励大家的积极,走的是一条歪道,其结果无异于饮鸩止渴,这也解释了为什幺中国学术界造假成风。
钱可以让丧失良知,挺而走险。
丁一的脑里斗争得很激烈,按说自己也不缺这一篇文章,但是如果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无异于助长了中国科技界的歪风邪气。
可是如果不答应对方,胡序就毕不了业,这显然对胡序不公平。
丁一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压力。
但是理智还是占了上风,不能妥协,不能让胡序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