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2/3)
首次攻破省会,同时又处在大顺的全盛时期,将士们都一心想着建国创业,所以对军纪特别严厉。
李自成下令,如有强抢民、夺
财物、杀
越货者,凌迟处死!大顺军营,皇帝军帐。
傍晚,北风飘雪。
李自成戴铁盔,身穿棉甲,脚穿矮革靴,背着手在帐中来回移步。
站在旁边的宋献策和高皇后等一众文臣武将都看着他。
李自成忧虑道:大顺一路势如破竹,但忧患依然存在高皇后追问道:皇上,忧虑何事?李自成忧虑道:第一件事,要是崇祯将守宣化和大同的马调回北京守城,使大顺军屯兵坚城之下。
万一到时不能攻克北京,事就不顺利了宋献策问道:第二件事
呢?李自成忧虑道:崇祯不惜割地缓兵鞑靼,把关宁铁骑调回救北京。
如此,我军想要一鼓攻破北京,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高皇后着急道:第三呢?李自成忧虑道:要是崇祯,留下几个重臣守北京,自己走山东一条路,逃往南京。
就算我们再攻破北京,也将处在鞑靼和明朝的上下夹攻之中了宋献策眼珠子急转,大脑飞速的运转着,只一会,轻拍一下桌子。
宋献策道:要是大顺军已经截断运河,他还能逃往南京吗?李自成严肃道:如果崇祯决计南逃,他可以绕道胶东南下,也可以从天津乘海船南下。
如果崇祯逃到南京,那么他既有江南财富,又有长江天险,以后的战事就打不完了李双喜上前一步道:大顺此次消火明朝,当然不能全靠兵力,除了靠我的声威招抚沿途官绅军民之外,明朝已成崩溃瓦解之势,不堪一击。
崇祯疑心重重,瞻前顾后,朝廷每遇大事争论不休,不等崇祯调回关宁兵,大顺就已经攻破北京城了。
北京城一破,皇上入主紫禁城,关宁兵就不敢来了李自成正色道:太原攻破后,大顺军走大同、阳和、宣府这一带,从居庸关去攻北京。
崇祯要想在这条路上阻止我军前进,就不会将这一路的明军调回京师。
虽然大顺军出武关,走真定,攻取北京,路途较近。
可是那样进兵,崇祯就会把宣府、阳和、居庸关的兵调回京师。
看起来路近,攻北京反而不容易了李双喜作为李自成的义子,有勇有谋,深得李自成喜。
有让李双喜作为继承的想法,只是北京城还没有攻下,天下还不稳定,所以李自成把这些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