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024)欧战方酣(4/13)
到。我续道:如果是力舰队对决,德国很难是英国
的对手。如
果今天德国能体察这一点,用小船四出袭击商船、破坏通商,如果击沉商船的
数量能超过新建的能力,英国就会慢慢流血而死。
那三的意思是陆权胜过海权啰?大哥道。
这也未必……我继续说明:德国虽然是个大陆国家,但事实上德国的
粮食从乌克兰进、牛
从阿根廷进
、肥料从智利进
、铁矿砂从瑞典进
,
如果英国、法国能彻底断绝德国对外贸易,德国同样会因饥饿垮台。
所以老三你是说,欧战最后会变成一场看哪一方先饿死的战争啰?
二哥说得没错,不论是战的任何一方都需要从外国进
大量的食物、原
料,如果不能从贸易中补足所缺,英国、法国、德国还是奥国都无法自行生产足
够的所需物品。我道:而随着战争时间拖长,死伤势必快速增加。军队的
体是青壮,大量青壮男死伤会更进一步削弱列强的生产能力。长期战争并不是
单靠前线官兵奋勇作战,还需要力在兵工厂生产弹药,在农田耕种生产粮食。
当青壮男子都上战场之后,生产方面慢慢就会出问题。
这样说我了解了,当总体战进入到消耗战阶段,就变成一方面比资源,另
一方面比力。是这样的意思吗?
二哥说得没错。
大哥问道:老三,那从你看中国政府到底应不应该参战呢?
战争归根究底还是利益问题,中国应不应该参战?何时参战?这都不是我
能考虑的。我放下茶杯续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
不察也。中国位居远东,即使参加同盟国也无济于事,只是平白给英国和本多
了出兵侵略中国的藉;至于参加协约国,目前并没有实质的好处。
大哥道:之前袁大总统向朱尔典提议,中国加入同盟国,然后由英国
机器设备,由中国代为生产各式武器军火,但据我所知英国并没有答应。
英国不答应是完全可料想到的,中国要建立军火工业体质太差,从上游
钢铁生产到下游军火都缺乏基础。建立工业规模的基本条件是机具设备,现在英
国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