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临安篇(5/73)
,力排众议,决定先撤走在江州城下几近打残的虎翼、归圣、静塞诸军。
对于一支士气低落的疲兵来说,撤退的风险甚至还高于两军战。为了防止被城中的贼寇发觉追击,宋军的撤退措施极为隐秘,大量物资都留到了最后,由
员相对完整的捧
右厢军负责押运。断后的任务,则
给了主动站出来的刘宜孙军。
张亢的猜测并不完全准确,事实上,断后的除了他们的龙卫左厢第十军,还有一支军队:秦翰的选锋营。
选锋营连苦战,损失并不比其他友军小,为了保证这支全骑军的机动
,夏用和几乎调集了军中所有还能够抽调的马匹,以至于押运辎重的捧
右厢军连拉车的挽马都凑不够。
宋军在撤退中溃败已经不是第一次,除了毛遂自荐的刘宜孙,唯一能与贼寇正面对敌的选锋营,夏用和还不惜力物力,在烈山脚下筑了一座小城,留下捧
左厢军的王信和种世衡两军负责接应。如果贼寇真敢弃城而出,远赴百里截杀捧
军,宋军一个反扑,在平原与烈山
界处与敌寇形成决战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一场雨打
了宋军所有的部署。本来预计下午就能赶到烈山的捧
右厢军,因为这场意料之外的
雨,行进速度陡然降至谷底,此刻已经过了午时,距离目的地仍遥遥无期。
选锋营即使再锐,也不可能在这种
风雨天气及时驰援。同样,王信与种世衡两军也不可能冒雨出城,去接应天知道在哪儿的捧
右厢军。
眼下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就地扎营,但石元孙宁愿冒着军队哗变的危险,也不敢稍作停留——如果敌寇在此时出现,根本用不着战,只要呐喊两声,整个捧
右厢军就会立刻溃散。
神宵宗!石元孙心里恨恨骂了一声。
自从王哲一剑叩石,迫宋国停止追究武穆王余党。宋国朝廷明面上没说什么,暗中却着力扶植神霄宗,仅仙师的称号就先后封了三位。结果江州城下连番较量,神霄宗派来的法师张如晦被贼寇的术者完全压制,没有占到半点便宜。数
前法阵被破,神霄宗更是一蹶不振。等接到撤军的诏书,神霄宗只向翁应龙通禀一声,便即撤离。若有神霄宗的法师在,自己也不至于这么狼狈——可恨这些法师一个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钱财耗费了多,却未见半点功劳。
石元孙用力抽了坐骑一鞭,马蹄带着厚厚的泥浆,在泥泞中艰难前行。虽然明知道城中的贼寇同样损失惨重,不可能有余力出城野战,但自从踏上撤军的路程,石元孙就隐隐不安,毕竟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