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密的口水流入了妈妈的嘴里】(17)(1/6)
作者:xunxun72
26/9/26
字数:3987
第十六章
感谢这么久以来,大家对" 浓密" 的支持。地址 也希望大家多多评论,我非常期
待狼友们对小说的看法,你们的评论就是我写作的动力。
闲来无暇,我来聊聊自己对小说的看法。
我看见评论里会有提到" 角如何如何?" 也许大家已经看出,小说的
角并非这个第一称的" 我"." 我" 只是小说的叙述者和分析,我的行为在故
事里只能起到将故事推进,并没有左右大局。
在这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正如金庸的著名小说《碧血剑》,据金庸自诉,
小说的第一公是袁崇焕,第二公是金蛇郎君,第三公才是袁承志。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袁承志在故事中,虽然做了七省盟,又协助闯王谋取天
下,但这个物只是闯王众多手下中微不足道的一员,他并没有左右历史。他只
是时代的见证者,且他的想法也只代表这个物的观想法。
正如他认为的,崇祯皇帝善恶不明,刚愎自用,自己的父亲袁崇焕为国为民,
慷慨无私。其实事实未必如此,崇祯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皇帝,至于所谓的善恶,
统治者何来善恶,只有平衡。再说所谓的刚愎自用,又有哪个伟大的统治者,不
会独裁呢?反观袁崇焕,虽然他镇守关宁防线功勋卓著,甚至重创努尔哈赤,但
他犯下的错误也不少,比如他在崇祯面前,狂言五年平辽;不经上级批准,擅杀
辽东总兵毛文龙;消极避战皇太极等等,这都是促使崇祯杀他的理由。
金大师虽在赞扬袁崇焕,但他也没有贬低崇祯,他想表述只是崇祯与袁崇焕
的格不和明朝内忧外患,气数已尽,靠崇祯也无力天的历史事实。
不好意思,有些扯远了。简而言之,金庸是通过袁承志的观思想和崇祯等
其他角色的行为特点来刻画袁崇焕这个真正的公。" 浓密" 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