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背书(3/4)
一次。回到明伦堂,侯忠书立即捧起书,大声大声地背起千字文来,实在是争分夺秒,抓紧时间。
不仅仅是侯忠书一,课堂内其他学童也是,嗡嗡的背书声此起彼伏,都是千字文的句子。
因为早学林诚义时定下背书,午学他是不会再教了,而是给学生背书。以往午学,课业不重时,林诚义都会教学童朗诵《诗经》,习礼,简明的讲一些六书九数,有时候还会带学童到圃习。
林延坐在桌位上,先将千字文书本打开,自己默背了一番,再对照课文丝毫无误。林延心道就算明天林诚义考自己全文背诵也是不怕了。
林延想起自己字还写得很差,于是先从侯忠书那借来了颜勤礼碑法帖,又去左斋那呼噜来一大叠稻纸。
这稻纸,纸质粗糙,连用来印最劣质的书都不配,百姓倒是常拿来当月经纸,纸之用。对于贫寒的读书来说,哪里能买好的纸张练字。就算最便宜的一刀竹纸,也要二十文,林延可是不会轻易用来,只好用稻纸。
这稻纸虽勉强可用来练字,但容易走墨晕染。不过这不是条件差吗?稻纸工艺简单,取材简便,不要上集市或去货郎那买,村里家都可以生产,最重要是便宜。
林延拿起桌上半截残墨,在半旧的砚台上添了少许水,开始研磨。轻研墨,重舔笔,研墨轻,如此墨汁才会细腻。待墨化开,提起笔来,从笔管里挑了两根断毛,蘸墨临帖。
依着《教子良规》里说,心正则笔正,笔不正则知其心不正。这点林延深有体会,若是写字时心境平静淡然,所写出的字也有一股正气,也就能越发能写出自己满意的字来。
所以学书法的,最喜欢在家里贴心静二字,因为学书可以静心养身。当然要写好字,最重要还是下苦功夫,四大家中的赵孟頫号书万字。
林延一笔一划临帖中,一直写了一个时辰多,到自己觉得有点长进,这才满意地点点,将笔搁入笔洗里,抬起见左右同窗仍是在愁眉苦脸地在背千字文。
而侯忠书早已是一手握着课本,一脸贴在课桌上熟睡,这也只比自自弃好那么一点。
林延摇了摇,一脚踹在侯忠书的桌案上。侯忠书一惊,一抹脸上的水,惊慌地道:“先生来了吗?先生来了吗?”
林延在旁道:“你昼寝也就罢了,还把水抹在书上,真是的。”
侯忠书已是醒了过来,嘿嘿地笑了两声,出去拿水泼把脸,又回来读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