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唱卖 三 (求推荐,求收藏)(3/4)
一个说着话就摘下了上的帷帽。
武好古隔着薄纱看见那上了些年纪,蓄着长髯,很有些气度。
“小底拜见王刺史。”陈佑文认得那是王诜,马上躬身行礼。
“免了,免了。”王诜摆摆手,又对刚才就拿陈佑文开涮的道,“寅哥儿,你也别遮着了,和我一块儿去见老刘、小刘吧。”
“好啊。”
被唤作“寅哥儿”的男子也拿下了帷帽,这个武好古认得,就是那个辩出万寿宫内的《八十七仙图》是临本的米芾米襄阳的儿子,称小米的米友仁。寅哥儿是他的小名,只有亲近的长辈才叫的。
王诜和米芾都是北宋开国勋臣的后代,同属于开封的世代将门。米家老祖是彰武军节度使米信,是赵匡胤的心腹。王家将门的老祖是武宁军节度使王全斌,带兵攻灭后蜀的就是他。
所以王米两家算是世,而王诜和米芾两因为好相同,关系尤为密切。
王诜和米友仁一起摘了帷帽,在苏大郎带领下上了二楼,先入了两位刘老公的包厢,接着米友仁独自出来,又进了潘巧莲所在的包厢。
显然,米家将门的米友仁和潘家将门的潘巧莲也是熟识的……苏家茶坊虽然有两层,不过从里面看却是“楼中楼”的布局,从底层的大厅可以看到二层的雅座。
武好古把满是敌意的目光收了回来,却看见高俅和几个大约是王、米两家仆童的,都把遮住脸的帷帽取了下来,在陈家父子旁边占了个桌子。
客还在陆续赶来,进来的时候照规矩戴着帷帽,有几个看见了没戴帽子的陈佑文,便主动上去招呼,聊了几句,便和王诜、米友仁一样,脱了帽子上楼去和两位刘老公说话了。
武好古认得其中的三,分别是端王府知客吴元瑜、光州防御使赵令穰和其弟隰州团练使赵令松。
吴元瑜是个老者,而两位姓赵的都是中年,是相貌堂堂的男儿,蓄着络腮大胡子,穿着红罗包腰肚袍,看着像是赳赳武夫。
不过武好古知道两的底细,他们俩是赵匡胤的五世孙,也是世戏台上赫赫有名的“八闲王”赵德芳的后。两现在虽然都当着大宋的高级武官,但实际上做的事和武好古一样,都是画家,还是能把画摆进故宫博物院的大画家……如今北宋东京开封的将军们,还真都挺值钱的!
而如今这些在后世都赫赫有名的大画家,都为了武好古的一幅《醉罗汉图》大清老早就聚到了苏家茶坊。
光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