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潘巧莲写真图 上(3/4)

刘有方本就是“文艺宦官”,和读书打老了道,说起话来不仅文绉绉的,而且柔声细气,听着十分舒服。

“在下是平江军士。”纪忆之笑吟吟地回答。

平江就是苏州,那可是出了名的文荟萃之地。那可是才子佳遍地走的地方……

能被平江军的官学荐入太学,要么真是才高八斗,要么就是有个超级给力的爹!

刘有方顿时对这位突然冒出来的纪大才子有多了几分尊敬,微笑着问:“纪秀才家里是做甚的?”

“区区商家,不值一提。”

在宋朝地位并不底下,不过毕竟不能和堂堂读书相比。

“刘副都知,纪家可是平江首富。”一旁的潘大官笑呵呵地补充道,“他家的买卖可多了,粮行、盐铺、金银绢帛铺、织坊……在平江可有纪半城之称呐。”

“哦,失敬,失敬。”

刘有方点点,心想:有多少德才能发多大财,这个理儿是天下通的。

纪家可以当上平江首富,在地方上必然世家大族,说不定在朝中也有高官做后盾的。这样的物,还是应该拉拢结则个的。

“子丞(潘大官字子丞),听说这些子你们捧军苦得很啊,难不成真的会调去西边?”

驸马王诜这时和潘孝庵聊起了军中的事。他和潘孝庵都是保卫大宋社稷的武臣,对军事自然也有些兴趣。

潘孝庵苦笑着摇:“驸马,调去西边小侄倒不惧,老章相公还真能让捧军上阵?

如今真叫害怕的是北面有警……”

“北面?辽么?”王诜道,“都安稳了快百年了。”

潘孝庵点点,“可不是么?然则听从燕云回来的客商们说,辽国的京州军也在练攻城,这可是要兴大兵南犯的征兆啊。”

京州军亦称五州乡军,是徵集临潢、辽阳、中京、析津、大同等五京道各州县的汉族、渤海族等的壮丁组成的部队。战斗力理论上不能和宫帐军相比,属于炮灰部队,不过在攻打坚城的时候,通常都是由他们出马的。

因而辽国动员京州兵的消息传来,大宋朝廷便不得不进行戒备了。

“我看辽兵是不会来的。”话的是太学生纪忆之。

他笑了笑,言道:“辽宋盟好九十余年,兵革不兴,非是辽主守信,实乃有心无力也。如今北方有警,不过是在应付西贼,不会弃好成仇的。

况且,西军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