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都是老把式了(1/3)

第二十章

杨尚荆听了忠叔的分析,也是点了点。 获取

还是那句话,京师之内,厂卫还是消息渠道多样化的典范,别管什么车船店脚牙,只要想在京师这一亩三分地儿里混出点儿名堂来,肯定要看着厂卫的眼色办事儿了,不说彻底投靠了做狗腿子吧,但是最简单的报提供还是要有的。

所以在京师名的身边安一个探子,这种作简直是太应该了,毕竟名接触到的都是上层物,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有着特殊的含义,在青楼喝大了之后,无意中说出来的一句话,就有可能包含重要的信息。

而放弃这样一个名,也就是厂卫自己切断了一条消息渠道,用来监视自己这么一个被贬谪出京的七品小官儿,这样的手笔显然是不小的,遍观整个内廷,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实力的,也就只有金英一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啊。”杨尚荆叹息了一声,扭看了看身后的马车,第二辆里坐着的是眷,第三辆车里放的是财货,第四辆车里则坐着蔡大家和她的丫鬟。

忠叔点了点,应了一句:“是啊,能够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一大半,连同皇帝赐下的田产都拿出来修庙,为先帝祈福,这种决断可不是一般能下的,也是他明,否则现在内廷又哪里有他落脚的地方?”

一想下什么结论,总想着引经据典一番,以证明自己判断的正确,这一点杨尚荆表示理解,毕竟忠叔现在不是在自说自话——金英的确是给明朝的历代先帝修了庙、请了和尚念经祈福的,也正是因此,他才得以在王振几乎统治了整个内廷的况下,依然保留了正统皇帝的信任,站住了内廷的第二把椅——宦官的地位全靠圣眷,和资历没有任何关系。

“这金英……还真是好大的脾气啊,不过一个家,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和我较上劲了。”杨尚荆叹了气,用手指弹了一下车窗。

忠叔摇摇,纠正道:“能够历事四朝而不倒的太监,可不是什么意气用事之,他应该也是看出了少爷的不凡之处,毕竟能够临机决断,放弃了翰林清流的好前程,杀了他的家自污,然后从京师这个大漩涡里面抽身而退,甘做一任县令的,不多。”

我就是挖空了心思想要跑路而已,毕竟京师这趟浑水里面,杨荣嫡次孙的光环不仅仅是保命的护身符,更是催命的阎王帖啊,至于县令和翰林之间的差距……我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三学生,对这俩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啊,怎么就这么高大上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