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经济问题,一抓就灵(1/3)
正统年间,虽然皇权上相比洪武、永乐二朝有了不小的削弱,但是离着法令废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商再富裕,也不敢穿着绫罗绸缎满哪儿窜,所以穿着一身绸缎的杨尚荆一从楼上走下来,坐在主位上的那个青年当即就站了起来:“可是尚荆兄当面?”
杨尚荆上下打量这几眼,也就是个眉清目秀的青年,眉宇之间不见一点儿煞气,只是有一种雍容的书卷气,想必是自由锦衣玉食养成的气质,举止之间也没有勋贵常见的莽气。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 获取
所以杨尚荆拱了拱手,回答道:“正是,不知兄台何?”
青年微微一笑,气度雍容,语气却很是客气:“在下魏国公三子,徐尚庸。”
听着这个名字,杨尚荆的眉挑了挑,魏国公一脉和明成祖一脉是打断了骨连着筋的,但是吧,在杨尚荆的认识里,这家的爵位承袭是七八糟的,现在在位的徐显宗挂机之后,承袭爵位的不是徐显宗的儿子,而是他弟弟徐承宗,史书里是一片祥和,然而鬼知道两房有没有脑打出狗脑来。
不过这个时候,杨尚荆明显不能对他说“你老子四年之后就要升天,你的叔叔会承袭魏国公的爵位,以后就基本没你们这一房什么事儿了”,那妥妥地要被打死,所以他只是笑了笑,没多说一句话。
分宾主落座之后,徐尚庸开始给他介绍身后的其他世家子弟:“这位是刘启道,诚意伯之后,这个是李兴潜,襄城伯之后,这个是李准新,丰城侯之后,这位是汤易寒,信国公之后。”
听着这些的名字和出身,杨尚荆眼皮子继续跳。
倒不是这里有什么名,事实上这些正史连个名儿都没留下来,纯废柴的那种,而是因为这个魏国公家三公子介绍的方式,显示出了他的心机和智计,按照礼制,他应该先介绍的是信国公汤和的后,不过他先介绍的是诚意伯的后,诚意伯是谁?刘基,说这个可能还有不知道,但说字,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了,刘伯温。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现在诚意伯家里没袭爵,把他放在第一位上,旁边这些还没有什么不满,很显然这并不是刘伯温牛叉到现在还有余威,而是因为这个徐尚庸真的能镇住场子。
“不知诸位今来找戬,有何事?”杨尚荆问的很是客气,虽然他是有官在身的,出身建安杨氏杨荣嫡次孙,也不差,但是这年月勋贵还是很有话语权的,客气点儿个朋友,总比来个清流式的孤高要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