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番子(2/4)

界干扰。

刻薄之言也好,无心之失也好,谆谆教诲也好,在许显纯这里,都是油泼不进。

良臣很想和许显纯探讨一番山川地形,让对方对自己敬佩无比,从而以此为突破,拉近双方距离。但想自己现在不过16岁,又是一普通农家子弟,真要“语惊四座”怕也不合身份。

童生就应该有童生的觉悟,还是学那张炳一样,风光完就立马低调些好。

闷声发大财,总不是坏事。

这事,未必就一定要家对自己刮目相看,或五体投地。

这么想着,良臣当然没敢卖弄。

过了没多久,胖子总算出完恭,急急忙忙的赶来上车。只是,胖子走路时,动作有些别扭,这让良臣遐想联篇。

车马行的开始招呼没上车的客赶紧上车,又清点了下数,马车便继续往北。

因为快要天黑,所以不少车辆都选择跟车马行的同行,这样多,路上安全。

张炳那辆马车也远远跟在魏良臣他们后面。

十几里地后,前方出现一块界碑,却是已经出了肃宁县境,再往前就是青县。青县再朝北便是静海,此地在后世属天津,尔今则归河间府领。

太阳落山后,长长的车队终是到达了目的地,位于青县东南的姚官屯。

说是屯,实则是个镇,镇上各行各业都有,比起肃宁县城也只稍稍逊了些。

这就是水陆通要津之地的好处,不论前世今生,通便利之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比通不便之地强得多。

姚官屯的当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凭借屯子的通便利开了不少商铺,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各种服务,收入十分可观。

河间府要评十强镇的话,姚官屯肯定榜上有名。

屯子里最多的就是客栈,上等的,便宜的都有。

这些客栈大多都是镇子上的村民自建的,有钱的就建气派些的,没钱的就将自家的房子改造。反正猫有猫道,鼠有鼠道,为了挣钱,各显门路。

除了民间的客栈,屯子里还有官府办的驿站,属沧州千户所。

良臣他们路过驿站时,看到驿站里停着不少马车,穿官服的却没几个。

边上胖子一门清的低声告诉众,官府的驿站从前管得严,没有公务的是没法住进去的。但现在却松得很,只要有门路弄到驿凭的,都能在里面白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