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 孙九叔和芳姐儿】(4/5)
的都叫九叔,我叫孙月芳,熟客都喊我作芳姐儿,韦小官
不用客气。”孙月芳得体的回答道,态度既热
大方,却不騒媚,让韦宝忍不住暗暗点个赞,好厉害的
生意
!
“九叔,芳姐儿,这顿饭吃的很满意,以后一定常来。”韦宝笑眯眯的点道。
老板也笑着一股劲点。
芳姐儿上下打量了韦宝一圈,同赵金凤初见韦宝时候相仿,都似乎对韦宝很好。
一众等听韦宝点选的这些食材,光听着就又觉得腹中饥饿了,五壶酒!一只烧
!两分酱骨
!一份花生米!一份炒蚕豆!地主家娶媳
也没有这么多好料上桌哇。
范晓琳和王秋雅的目光始终没有过韦宝的脸,即便王秋雅没有像范晓琳那样一直盯着韦宝看,却也是时不时的看一下,似乎韦宝的一个动作,一个表,都值得
玩味。
粮栈就在附近,面和米的价格差不多,9分银子一斤,韦宝在众的帮助下,经过讨价还价花费二两银子,买了24斤面,又花费一两银子,买了15斤苞米。怀中仅剩下400铜钱。
在这个过程中,韦宝已经对于明朝的物价非常熟悉了,如果他刚才有现在的水平,就不会先询价,而是直接想法出售那些现代物品了,不过,能认识吴世恩这种合作伙伴,还是让韦宝很满意的,并不觉得花了冤枉功夫。
郑忠飞也买了五斤苞米,本来郑忠飞是不打算买粮食了的,主要因为现在粮食价格比他预期的高太多,另外开始范大脑袋家的板车没有空出来,装满了柴火,但是现在不知道为什么,看见韦宝买了这么多的粮食,让郑忠飞也跟着买了,似乎韦宝身上现在带着某种魔力一般,让忍不住便想跟着他的做法去做。
王秋雅家本来就已经用白菜换过一点面了,也没有钱再买,范老疙瘩将价值五分银子的那100文铜钱,换了半斤多面,跟王秋雅家差不多。
这个时候的老百姓不信任铜钱,都不愿意留着铜钱,尤其他家还没有余粮。
明熹宗,天启元年八月补铸完其父年号钱“泰昌通宝”,随即开铸天启通宝。
天启二年设立了户部宝泉局,名“钱法堂”,从此由户部主管铸钱。
这时全国形成了三个造币中心,分别为两京及四川地区,但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宦官魏忠贤专权,宦官政,滥铸
况又出现,地方钱局大量出现。
因此所铸的天启钱版本极多,差异大,普遍价值低。
钱背文大量的出现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