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科霍恩迫击炮(2/3)
种臼炮。只是,它的造型比较好看点而已。根据那位美国大叔主持的介绍,24磅科霍恩迫击炮
径147厘米,
程1000米,是荷兰
巴伦科霍恩在17世纪(1673年)发明的。
因为它能发重达24磅的大铁球,所以破坏力惊
。即使初速不高,但如此大的铁球,砸到城墙上,也是地动山摇的。而且,它是抛
的,是从上方砸过去的,还可以越过城墙砸城里的
。
最关键的是,这种迫击炮,全重只有82公斤,铜制的,非常轻便。两个士兵轻松地可以抬着它到处布设。行军时,马车也很容易载着到处跑。
说起来,它比马林下令研发的卡伦舰炮都要短,也更轻便。不过,也正是因为炮身太短了,无法平。因为,炮身越短,初速越低。初速低了,炮弹离开炮
没多远就会掉下来了。
所以,它不适合上船成为舰炮,只适合陆战用。因为,在陆地上发的时候,靠着大仰角,科霍恩迫击炮可以把后坐力传递到方形底座上,然后传向大地。而大地的多稳啊?所以,科霍恩迫击炮在发
后,因为后坐力造成的位移很小。即使有位移,只要在方形底座边上划一道线,有了位移后,也可以由炮手轻松地搬回原来位置。毕竟,它轻嘛,全重也才82公斤……
但上了船则不同,船体在大海上,本就是左右摇晃的。舰炮靠近500米内平,命中率尚且只有一两成,要是像迫击炮那样大仰角曲
,鬼知道有没有命中的可能。而且,船体是不住摇晃的。摇晃对平
影响就很大,对曲
,影响更加大过天了。
所以,科霍恩迫击炮只适合当步兵炮,不适合当舰炮。但是,因为其炮弹太重了,杀伤力十足。所以,从它被发明的1673年开始,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都是战双方用来攻坚的主力。虽然北军还有格兰特将军
用的威力更大的超级臼炮。但是,那种重型臼炮,重达7吨,在陆地上非常难以机动,往往要通过铁路线运输。不像科霍恩迫击炮,随便一辆马车,都能拉着到处走。所以,南北战争中,攻打城墙和坚固工事的时候,科霍恩迫击炮,是非常重要的攻坚火炮。
现在才1501年,防炮击的棱堡还没有出现呢。马林要是搞出这种能发24磅铁球的火炮,还能轻松拉着走,简直就是开挂啊……
到时候,几十门24磅科霍恩迫击炮一字排开,试问哪个堡垒禁得住齐?轰击维也纳,也许要费点劲。但轰击耶弗尔的小城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