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武汉的平静时光7(1/3)

12月22夜,军统彭泽站,孙明华正毕恭毕敬的站站在一个中年面前。 获取这正是军统局总务处的少将处长余乐醒,戴笠的绝对心腹。

1937年上半年,戴笠敏感的觉察到中全面战争无可避免,他准备在长沙举办一个正规化特工训练班,为长期抗战做准备。余乐醒是共产党那边叛变过来的,他在苏联收获当时最正规、最系统的特工培训,有实践经验也有理论知识,所以就成了最好的选。今天上午,戴笠的一封急电把他从筹备处派到了这里,电报上的消息让他也吃惊不已:国军教导总队一个连的散兵,一战六合、二战滁县、袭军扬子江舰队、抢了军两个炮兵联队的装备顺利离开,最后又打了芜湖,还抢了一条船队回来。这特么是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么?要不是戴笠的署名,余乐醒简直要下令枪毙译电员。现在他基本上相信了,这居然是真的,这帮家伙居然创造了迹。

余乐醒听了孙明华的汇报,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拍了拍孙明华的肩膀,亲自给当地驻军打了电话,安排了船队过要塞的事。孙明华是浙江警官学校特务警训班毕业的,号称军统的黄埔一期。当时训练班的负责就是余乐醒,所以孙明华是余处长正儿八经的学生。孙明华拿出了赵诚送的金怀表、一把滁县缴获的本尉官刀、还有本间谍密码本,送给老师当礼物,余乐醒也没推辞,这是做老师最大的骄傲,当年的学生们已经成才了。

余乐醒连夜就回了武汉,他还带走了,缴获的物资清单、底片和胶卷。这些事太重大,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少将处长能决定的。

第二天晚上,数百张照片和6盘共150分钟的电影胶片都被洗出来了。戴笠的看了一遍,带上东西赶往珞珈山的“听松庐”,这里是蒋介石的住处。这一晚,“听松庐”汽车往来不断,如果飞机选择今夜丢下炸弹,国府的领导至少得少三分之一。

南京撤退的混,长江上层层叠叠的殉难者的遗体,让无比愤怒。战前的动员,滁县的歼灭战,缴获的十几条汽艇,敢死队员们的合影,军军舰炸的火光,运输船里成排的大炮和小山一样的弹药,让热血沸腾。蒋介石看着影片里伤兵们绝死突击的镜,真的被感动了,他给侍从下令,查出名单,战后立碑。

激动之后才是重戏,战功、火炮怎么分配,这才是更多关心的地方。薛岳表示,九战区急需火炮,苏式火炮程太近、而且过于笨重……白崇禧听的直翻白眼,上回分苏联大炮的时候,薛岳也是这么说国产大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