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有机会(2/3)
易知足呷了茶,缓声道:“兴泰行的
况,这两
我仔细琢磨了下,并非没有挽救的可能……。”
“这话当真?”
“别打岔!”易知足轻斥了一句,接着道:“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有一弊,必有一利,兴泰行之所以面临倒闭,是因为高额的商欠,而我认为,正是高额的商欠为兴泰行留下一线生机……。”
“能不能不那么绕?”严世宽抗议道:“我的原话记着回去复述……。”
易知足瞪了他一眼,他连忙乖乖闭。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十三行的连带互保制度,兴泰行欠额总计二百五十八万元,就算是抄没了严家,估计仍然还有二百万以上的缺,若是兴泰行倒闭,这个缺
就得十三行现有的行商填补。
自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倒闭之后,十三行的处境就趋艰难,
子稍稍好过一点的,不外乎是怡和行、同孚行、广利行三家,这个缺
也主要由这三家填补,一家至少要四五十万,广利行和同孚行怕是都承受不住那么大的压力。
再一个,兴泰行的倒闭,会引发放贷外商的恐慌,从而掀起一波追债的风,这两
已经有这方面的迹象了,若是任由这
形继续发展,必然会导致商欠数额较高的小商行相继倒闭。
如此一来,十三行三大家商行要还的债务就不只二百万,甚至有可能是四百万,就算财大气粗的怡和行怕是也会为之痛。
所以,十三行的三大行商,应该没有谁会愿意兴泰行倒闭,就连怡和行也不愿意!”
严世宽殷勤的为他续了杯茶,道:“十三行固然是不愿意,但架不住总督府和粤海关的强压,这根子还是在外商,只要他们不迫还债,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根子不在外商。”易知足笃定的道:“根子在十三行!两广总督和粤海关在乎的是朝廷的颜面,他们不会管十三行和外商如何商谈,只要外商不控告十三行,他们根本不会多事。
外商的目的是追债,向两广总督递禀帖,控告兴泰行,就是为了追债,他们最为关心的,是拿回放贷的银子,至于是谁还债,是十三行?还是兴泰行?他们根本无所谓,所以说,十三行的态度决定了兴泰行的生死!”
“十三行的态度决定了兴泰行的生死,而十三行又没有谁愿意兴泰行倒闭。”严世宽说着白了他一眼,道:“这不就是说,兴泰行根本不会倒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