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往事如风(4/6)
了,瞪着猩红的兽眼,伸着长满红色猪鬃毛的爪子,见就杀,见东西就烧,见了小孩竟敢放进锅里煮着吃。
杏花村震惊了,不祥的气氛笼罩了整个山坳。
跑是无处跑的。如果有地方跑,山外的就不会一窝蜂儿地拱进这山旮旯里。唯一的办法是躲。鬼子来了,就往大山深处躲。这些被老祖宗选中的基业,成了后辈子孙们逃命的天然屏障。
那时,们都把躲鬼子叫跑鬼子。一旦有鬼子进山的传言,哪怕是猜测,全村老小便撇下猪狗鹅鸭树田院落,只带着早已备好的煎饼,一股脑儿地逃进深山密林里。
其时,茂生爹用杏木做了两个巧的背筐,自己一个,
一个。一有
况,就把茂响放进
的背筐,自己背着煎饼,拉着茂生飞奔山林。如此惊弓之鸟般地整整忙活了六年。
直到现在,杏花村除了在若干年后接待过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
本商
外,谁也描述不出真正入侵中国的鬼子是什么样。也许是杏花村太深的缘故,连鬼子也不屑踏进或不敢贸然闯进这深山老林。
由此说明一点的是,山里终究没见过大世面,经不起外界丁点儿的刺激。一有风吹
动,便只顾自己吓自己,就这样白白自吓了六年。
其实,也没有白吓。接踵而来的一次又一次动,如茂响出生时的那夜大风,无
地袭卷着杏花村,袭卷着杏花村的每一处
家院落。
先是一年杏熟的季节,来了一帮穿着杏黄色衣服的兵,将村里一茬儿壮年全都带走了,老百姓叫“抓扶”。茂生爹当然也在其内,撇下了孤苦伶仃的茂生娘和十二岁的茂生、八岁的茂响,以及六间宽敞的房屋。他这一去,便如断了线的风筝,杳无音讯了。作为长子的茂生咬紧牙关,以自己稚
的肩膀,与茂生娘一起苦苦支撑起了这个行将破碎的家园。
之后,又来了土改工作组,说是解放了,把所有的山林田地都归了公,并依财产状况划分了成份。茂生家当之无愧地被划到了富农类。再之后,便是无数次的为运动。
戴高帽胸挂批斗牌子的茂生娘,也无数次地在杏林院落间穿梭个不停。
一次次地刺激,使杏花村疯狂了,更使杏花村疯狂了。
们都不容置疑地说,茂生爹的话应验哩,真真地应验了呀。
就在茂生娘呼天不应呼地不灵,即将绝望的时候,一股巨大的悲哀伴随着惊的福气,双双降临到茂生家的门庭。茂生那一去无音信的爹如天降仙爷般地有了音信。他死了,准确地说是牺牲了。他先被抓到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