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行路上父女获救(2/5)
气,“下回轻点儿砸!”崔安听了赶紧点
,他倒是一直记得马超不让他说话呢。
马超笑着摇了摇,下了马向被救的
走去,当然去的时候早就已经把蒙面的布摘下来了,崔安也照做下马跟了过去。
被马超救下的还没完全缓过来,那么大年纪的文
,抱着小孩儿被
追了一路,确实难为他了,但现在可算是把孩子放下休息了。
不过此见到马超他们过来,他准备抱拳施礼,不过被马超赶紧拉住了。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看这得有五十了吧,虽然自己帮了
家忙,但马超不可能让他给自己施礼啊。
不过这好像也是死脑筋,迂腐的够可以,“不可,恩
对我与小
有救命之恩,理当受我一拜!”说着,执意要给马超施礼,马超实在是没办法了,古
啊,多无奈啊,只能是接受
家一拜了。
都完事了后,马超说道:“不知先生名讳?”
“陈留蔡邕,蔡伯喈。这是小蔡琰,今年五岁。”蔡邕说着,一拉旁边的小姑娘,“琰儿,还不见过恩
!”
他就是蔡邕,蔡伯喈,真是意外啊,马超心想。
“原来您就是伯喈先生,后学末进,扶风马超,马孟起见过伯喈先生!”马超躬身给蔡邕施礼,礼罢,从怀中掏出了阎忠给自己的那封写给蔡邕的书信,恭敬地递给了蔡邕。
“先前不知是伯喈先生,超之罪也,此乃家师亲笔手书,曾叮嘱学生定要给先生!”
“哦?”蔡邕疑惑地接过信拆开来看。
看过后,他对马超说道:“没想到孟起你竟是敏学兄之弟子,敏学兄还嘱托我照顾你,结果没想到第一次见面,我这条命都是孟起你救下来的!”说完,蔡邕不禁摇苦笑。
敏学是阎忠的字,取自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老师的字,连马超这个弟子都不知,其实别说是马超了,全天下知道这个的也就几个。阎忠这不只是低调,朋友
的也不多,知道他的不少,但知道他表字的还真就没几个,只有莫逆好友才了解。
“家师常言,伯喈先生乃天下少有的饱学之士,博古通今,乃我辈中之楷模!”马超一记马屁送上,但蔡邕毕竟是海内大儒,当然不会被马超的几句奉承就晕
转向。
“敏学兄过谦了,其实敏学兄之学识,我甚佩服!”蔡邕和阎忠同岁,今年都四十六,两也不可能去分到底谁大谁小,反正都称对方为兄。
“琰儿,还不见过你孟起师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