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证据(2/3)

真可谓呼风唤雨,手眼通天。当然东林党有部分的确是正君子,但难免有良莠不齐的况,为了权力,却置国家和百姓于不顾,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朕在病重之时,曾见到太祖高皇帝,他跟朕说,我大明帝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我大明随时都会亡国。你们中有可能想着换个朝代该做官的继续做官,但是我大明的皇族不行,朕也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朱由校慷慨激昂地说道。

朱由校声音越说越大,越说越激动。下面的大臣第一次看到朱由校这么慷慨激昂,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此时大部分都低下了脑袋,甚至不敢触碰朱由校的目光。

“东林党朕依然会继续重用,你们中许多都是有大才之,但是你们一定要记得,你们首先是我大明帝国的大臣,而不是东林党的大臣。吏部尚书一职不适合东林党继续担任,朕觉得崔自强最为合适,他不属于任何党派,而且为官廉洁,为也刚正不阿,是不二的选。而赵尚书为官清廉,栋梁之才,只为党争所困,朕另有重用。”朱由校冷静地说道。

“诺。”众答道。

朱由校不等众反应过来,继续说道:“自隆庆开关以来,每年可获得白银数十万两,天启二年再次禁海,却令走私更加严重,损失的是朝廷,富的却是商,朕决定再次开海,传福建巡抚南居益、总兵俞咨皋、守备王梦熊三进京商议开海之事,另招佛朗机和红毛的使者一同进京商议开埠通商的事宜。”

“禀陛下,官僚豪强多与商勾结,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与佛朗机等蛮夷甚至海贼勾结,劫掠良民,开海事宜还需从长计议,望陛下三思。”左副都御史郑三俊说道。

“现在我大明外有强虏,内有灾害,军士缺饷,百姓缺粮,这些都需要钱,而现在国库空虚,朕现在不但需要钱,而且需要大量的钱,钱从哪里来?众位臣工能否给朕指条明路?千万不要说给百姓加赋,现在百姓就快连吃的都没有了,再加赋,只是着他们造反。

朕知道我大明有钱,而且钱多得可以买下几个大明,只不过钱不在朕手中也不在国库,在谁手里,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这朝堂上,很多比朕有钱。都说朕富有天下,可这天下的钱却都不在朕的手里。朕说得对吗?如果谁能用九族命作保,两年给朕弄一亿两白银来,你们说怎么做,朕就怎么做?怎么样?谁敢立军令状?”朱由校环视了一圈,却没有一个敢站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