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辽东对策(1/3)

本着朱由校对勾栏的贡献,差点就成了勾栏的形象代言,可谁都没想到,他转就对勾栏课以重税。 获取朝廷旨意下达的那天,帝国的整个勾栏业顿时炸锅了,这次的税真的收得太重了,规模就算小一点的勾栏,每年都要上缴近百两白银。

勾栏的可不敢骂朱由校,这个时代可没权讲,骂皇帝可是十恶之一的大不敬,如果被抓到了可是要杀的。朱由校不敢骂,可是骆思恭却是倒霉了,光荣地成为了背锅侠,被勾栏的在背后骂惨了。

这一条旨意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整个勾栏场所都要涨价了,而且是要大幅涨价。间接的后果就是注定勾栏场所也将进入规模化产业化,以前的小场子在重税之下,要不倒闭,要不就只能偷偷摸摸地营业。

中国是很聪明的,这条旨意的下达的当天,就有勾栏场所在商量合并的事。毕竟两家合成一家,就意味着一年要少缴百两白银。

相对来说,废除贱籍的旨意在民间影响就小多了,毕竟贱籍影响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这条旨意,却是让这一小部分重新看到了生的希望。要知道,在古代,贱籍的地位是很低下的,不但不能参加科举,而且很多职业都不能做,只能从事贱业,甚至都不能与普通百姓通婚。

朱由校这条旨意,使得后来在招募新军上,招募进来了许多以前是贱籍的,当然也有凭借军功名扬天下的。

而在京师设立卫生局这样的事,影响还没有出来,毕竟卫生局还在建立之中,老百姓都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在朝廷上影响最大就是,叶向高告老还乡,韩爌升任首铺,李宗延和王绍徽两入阁。对于这个事,阉党这边没反对,而东林党这边这次也没反对,表面上奏章是叶向高写的,皇上只是批准了叶向高的奏章,但外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易,易内容就是韩爌升任首铺换取王绍徽入阁。

当然中间派有上了几份奏章,反对王绍徽入阁,但一切都波澜不惊。

二月底,顾秉谦的案子也已经结案,这次朱由校算是网开一面,顾秉谦被抄家,流了三千里。这次抄家,朱由校又获得了十多万两白银和一大批赃物。虽然抄顾秉谦的家这个举动被许多大臣反对,甚至包括有些东林党都反对,但朱由校依然一意孤行将顾秉谦的家给抄了。

朱由校作为一个现代,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所谓的名声,文臣以前对付皇帝的那一套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任何作用,那怕是死谏也根本无法影响到朱由校的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