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进宝(下)(3/4)

,这藤盔的产量几何?”

“回国姓的话,比藤牌要快一些,每个藤匠每天大概能造出三到四个。”

藤牌编制,纯手工加工的话,原本一面质地上佳的也是需要数方可,而且还得是熟练藤匠。军中使用,陈凯向来是兼顾质量和产量,对于那些耗时耗力的装饰,则一向是能免则免。

除此之外,藤制品加工,首先还需对藤料进行粗加工和细加工,此后还要浸泡桐油和晒,以为强化其坚固和韧,陈凯经过了前几的摸索,最后还是将其进行了如早前针对铁匠一般的分工,如此才有了郑成功回来时看到的那一千多面藤牌。

就像后世藤艺编制,都是购买的经过加工完毕的成品藤条,便是一介流,无甚气力,且工艺不熟,三天的时间也可以做出一个远比藤盔更大的藤筐出来。陈凯手下的这些藤匠,可都是积年的老匠,手艺上自是没得说的,速度就更不必提了。

“这样说的话,大抵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装备全军喽?”

“确实如此,只是不比藤牌,藤盔的手艺毕竟还不甚熟稔,起初不会太快,等到藤匠们手艺熟练了,速度自然而然的就会提上来。”

陈凯如是说道,郑成功他们亦是点了点。对于陈凯,便是原本对其不满的陈豹如今亦是去了大多的不满,因为他的每一分努力都在强化这支军队的战斗能力。强军,这是事关生死的大前提,那些小事,自然也就会慢慢的淡化下去。

这件宝贝献出来,洪旭已经开始琢磨着从哪里在搜刮一些藤匠来充实军器工坊,而陈豹则已经在琢磨着军中的缺额到底有多少,在优先补充六镇的况下,他的南澳镇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开始列装等等。

“陈参军,既然可以有藤盔,何不试试藤甲呢?”

陈豹灵光一闪,当即便脱而出。这个问题,其实陈凯早前就已经想过了,此刻陈豹问及,他故作思索了一下子,便对三笑道:“下官听说,鞑子那边有说范逆文程是诸葛孔明再世。既然如此,用藤甲,就显得有些不利了。”

此言既出,郑成功等先是一愣,随即便是哄堂大笑,全无侯爵、伯爵的体面可言。江湖传闻,满清的高层都是用三国演义来当兵书的,火烧藤甲兵的故事肯定听说过。不过皇明是火德,国号甚至更有传说是三重火,自称水德的清廷能不能烧得动就不好说了。

防火材料,陈凯倒是琢磨过,比如贝壳研磨成粉,涂在表面便可以空气和可燃物,起到防火的效用,这东西他也是打算用在藤盔和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