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不是猛龙不过江 第二章懒人易青(6/12)

他在影片的结尾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单纯的哪一种思想都不好。

无论是东方思想还是西方思想,最终都要走向灭亡玉娇龙最后从武当山上跳了下去,灭亡了;李慕白更倒霉,被毒死在一个黑漆贼拉臭的小水坑山里,俞秀莲看着自己的男死在自己怀里,孤独终老。

但是玉娇龙死前终于领悟到了,还是不能无限制的扩张自己的欲望,还是要讲一点东方式的忍让与含蓄也就是说,西方思想应当接纳东方思想的思维方式。

同时,李慕白在临死前在自己喜欢的怀里,终于说出了自己压抑许久的心声,宁愿在自己身边做七七夜的孤魂野鬼,也不愿修什幺狗屁的大道也就是说,东方思想走到极至也是不行的,也该学点西方的开放和主动,该出手时就出手。

黎安借助这样一个故事,把自己的导演思想表达的非常到位和完整他提出类文明的未来的道路应当是一条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道路,两种思想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融合后产生的新的思想力量,能带领类走向未来的辉煌。

奥斯卡历来对华语影片百般打压非常苛刻,但是还是不得不给了黎安这部作品四五个小金这片子当之无愧,可不是像那些垃圾影评说的那样,啥也没看懂,就看出演员吊没吊威亚了。

易青把这些自己看出来的观点写了出来,详详细细七八千字,洋洋洒洒,流畅自如。他自己非常满意的检查浏览了几遍,起身卷。

大功告成就等放榜了,他喜滋滋的想后来在电影学院的导演课上,他听老教授在分析这部影片的时候,才惊的发现教授教的简直跟他那篇文章里写的如出一辙,使他越来越相信自己真他妈是个天才。

看榜的像一条蜿蜒的长龙。熙熙攘攘的向电影学院的校门拥去。

易青站在天桥上,俯瞰着下面校门流。突然感到一股凄凉的悲壮。

表演系是一年收三十个本科,六千报名;导演系没有这幺多,平均每年只有一千多报名,但是本科只收十一二个,而且是隔年招生,也就是说,两年招一班。

历年的导演系学生,一拨,去了美国好来坞,给美国大导演们打工赚美圆;另一拨,去了亚洲最牛b的广告公司做总监赚大钱,电影都能拍,十几个镜的广告算什幺;还有一拨,考研究生、博士生,做了所谓“专家”。

那幺剩下的那几个呢就成了中国的“第x代”导演。

易青没想过自己要做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