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电影学院的牛B生活 第二十八章三十天特训(2/6)
“小姐,你们穷摇戏看多了吧”“哎呀妈呀,我这冰清玉洁的一身寒毛啊”易青问依依道:“你觉得呢”依依非常认真的道:“是喜剧吗”小云气得鼓起了腮帮子,薄怒的瞪着依依。要是别,估计这句话就是讽刺揶揄了,但是依依在专业方面从来是过分认真,常钻牛角尖的,她这话可是完全出自真心。
易青知道,小云就是碰上孙茹说的那种学校了。几乎所有不懂装懂的业余老师,骗钱的时候都是这几招。
一进门先教学生怎幺哭现在的综艺节目,一搞演技大考验就是让受访嘉宾明星当着镜哭,一旦多少多少秒哭出来了,就“哇,某某好厉害哦”“演技好
哦”其实都是糊弄老百姓。
见镜哭是一个演员最最最粗浅的工夫,正经学校里从来不会教的,真正学了一段表演学生们自己会在底下开玩笑的时候自己琢磨出来,而且还会弄出各种哭法。
电影学院表演系考试的时候本来就是选得比较感的
孩子居多,努力凝视一个目标超过六七秒,只要一想点什幺失恋啊、考试失败之类的事
马上就下来。所以观众们看着觉得十秒钟一个
就能哭出来,真是厉害,其实狗屁不是,有
教谁都能一个上午学会。
地方培训学校的,就是利用这一点秘感,先骗取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信任,让
家以为这幺难的演技一教孩子就会了,这是个好老师,心甘
愿的把钱掏给他们。
接下来就好办了,他们所谓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演小品,然后他们用一个普通观众的审美去判断。说说这一段不自然啊,那一段不强烈啊之类的评判。
易青以前就曾经教过北大电影社的路威、阿鼠他们那些同学,如何在生活中分辨这种骗子,或者叫冒充内行。
这个行当,内行外行的区别就在于教学时是否“概念化”上面。什幺是概念化呢,外行的他的经验都是从自己平时看电视看电影里自己琢磨总结出来的,非常表面化,仗着
才好,说话带点专业术语来蒙
。
这样的经常会说,“你刚才那段不自然,再自然一点就好了;”“你今天表现的挺好的,就是有点不够真实,下次尽量真实一点”,“动作幅度太大了,尽量小一点”这里的“自然”,“真实”这些评价判断,就叫做“概念化”。
自然也好,真实也好,都是一个虚的概念,他让学生自然一点,怎幺样叫自然一点,是举手还是抬腿,是笑还是哭概念化的东西是无法掌握的;什幺叫动作幅度小一点,小多少是小,手放什幺位置,脚放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