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说服老朱(2/3)

他的支持,减少了这一带的税赋。

朱楧看着老朱的,知道他已经明白了几分,趁热打铁道:“父皇。儿臣以为,天下的总数短期内是不会有多大变化的,但依照儿臣的方法,短期内天下打出的粮食就会增加很多。这样一来,平均到每个上,分到的粮食也就会多。虽然这些粮食都是在儿臣手里掌控的,但若是那个地方有了饥荒,儿臣顺手就能拨粮赈灾,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流民。儿臣以为,稳定心的不是土地,而是粮食,若只有地没有粮,老百姓一样会流亡,一样会造反。”

朱楧熟悉明朝末年的历史,崇祯年间,全国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赤地千里,这时候土地倒是不少,可是打不出粮食来又有何用?照样造成了大面积的流民,最后还推翻了明朝。

经朱楧这么一点拨,老朱彻底明白了,点了点,道:“善。吾儿有这种见识,为父也就放心了。”随后换了一副和颜悦色的说道:“你这次回来,出了觐见朕跟你母亲以外还有一件事要做。”

朱楧愣了一下,不知道老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道:“敢问父皇,是何事?”

朱元璋慈眉善目的笑道:“成亲。”给儿子娶媳儿,不管是帝王还是百姓家,都是一件大喜事,都值得高兴。

“成亲?”朱楧着实吃了一惊,这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真是突如其来啊,自己一点风声都没听见,终身大事就这么定了?

朱元璋笑道:“不错。方是指挥使孙继达的儿,朕见过了,很是端庄秀美,你母亲也同意,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件事发生在几个月之前。指挥孙继达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儿,在朱元璋屯兵定远时期就前来投奔。前文说过老朱是个很实际的,所以他喜欢实在,你若是在他跟前吟两句后世的著名诗词歌赋,他压根就不会正眼看你,因为他知道,这都是用来无事消遣的东西,根本不顶屁用。但你要是在他困难的时候,贡献出几石粮食,他的内心就会记住你的好。

孙继达就是这样的实在,当年老朱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大战时,一段时间粮供给不上来,孙继达就献出了自己私藏的四十船粮食,由此获得了朱元璋的好感。自此以后,朱元璋从不称呼孙继达的名号,而是亲切的呼其“老孙”。

几个月前,孙继达前来京城朝见朱元璋。朱元璋一时兴起,就和这位老哥们拉起来家常,问道:“老孙有几个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