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之路】(1)(13/21)

,据说原本有能力继续读研深造的她,因为生我的原因而使这个打算搁浅。这也是母亲一直以来的一个遗憾。

母亲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就是我们一直所居住的城市华林市。直接被分配到了现在的华林四中,至此,她在高中部教语文一教便是二十多年。曾经的国营厂属子弟中学,经过后来的改组重建和多年的经营,一摇变成市级重点高级中学。成为这个地级市的几所主要重点高中之一。

身为在编教师,无疑是们羡慕追捧的对象,不管以前还是现在,尤其是对于适婚单身的男青年来说。而样貌可长相秀丽的母亲,更是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香饽饽’,深受欢迎和关注。听姥姥说,当时上门说媒提亲的把门槛都踩烂了,十里八乡的大小伙儿俊后生托,恨不得挤破了往家里钻,介绍起来更是恨不得把某某的十八代祖宗,啥的光荣事迹做过什么大官啥的都一一翻倒出来。

对于姥姥的说法我持着辩证的态度,觉得有些夸张,其中不乏艺术加工成分。但无疑的是,母亲当年确实是绝大多数未婚男青年理想的婚姻对象。只是落花有意,流水无。和满心欢喜热火朝天的张罗母亲终身大事儿的姥姥相比,母亲的反应要冷淡的多。

彼时的她刚刚结束了一场大学内的恋,虽说不上心灰意冷,但在短时间内不想再有任何的感纠葛。更何况,那时的她还有了读研的想法。所以拒绝敷衍了很多场姥姥安排的相亲。时间长了,姥姥的那股子热也慢慢冷却下来,对于母亲的个问题也不再那么积极。

当然了,说是这样说,但不代表姥姥的内心不着急。按她老家那种传统的老思想观念——二十岁左右的适龄青年就该结婚生子,一点也拖不得,年龄大了就难嫁喽。

而母亲拒千里之外的表现也使得周遭的慢慢对她望而却步。甚至私下里给她起了个‘冷梅花’的绰号。说起来,这个‘冷梅花’的外号,现在也偶尔被父母的几个朋友同事和周围些所提起,说起往事也是一脸的思绪万千。

我曾经当着母亲的面喊出‘冷梅花’仨字,本以为会在母亲羞恼的反应中挨上两下,谁知她仅是稍稍一愣,然后拖着长音咦了一声,最后扑哧的笑了出来,在准备开溜的我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带着笑意,开瓮声瓮气地说道:“冷个啥啊,生了你,妈还冷的起来吗。”说完她又忍不住再次笑出声,说道:“谁教你的,成天好的不学,还冷梅花,这花儿啊,早败了。”

对于自个儿的这个‘雅号’,母亲倒是不以为然,按她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