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490)(13/16)

咱先说第一种看法,这说法也不能说是全错,因为《大明会典》中记载‘成化元年,令大营提督官每月二次赴团营会

每年二月十五、五月十五止。

八月十五、十一月十五止。

,仍十一赴教场点视’,由此看来,明军至少不是天天出,夏季酷暑和冬季严寒应该属于歇子,可所谓歇是指训练不如春秋两季频繁,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天训练就都没有了,‘正德八年奏准、提督各营、坐营准号等官、於常之后、俱令在营练’,如果兵士不训练,那些官儿练谁去。

况且一些特殊况,也会改变常例,增加出频率,‘兵部奏盗贼掠近郭,宜令京营官军不拘冬月五例,时常练以备调用’(《明武宗实录》),看来因为天气原因,冬月的明军可能才是符合五出一次的。

至于第二种看法,还是《大明会典》:‘弘治十七年,定团营法。

每五之内、二走阵,三演习武艺’,‘嘉靖六年奏准:该之时,提督官照常大,坐营官小’,这样看来,似乎符合五一个训练周期的论点,问题是明军还有每天都训练队列走阵的呀,边军‘每五一大,一一小

合一营马而之,始之以下营演阵……此则演习战阵之法也……其小两司马……大以立战阵之规,而小以节军马之劳’(《曾襄愍公复套条议》),京营将士‘总协大臣,每月以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合

其餘二十六,各营将官,分练各兵’,似乎这种看法也不全对。

历史在发展,军事技术不断进步,练体系也同样在不断完善改进,《大明会典》里的教练军士律是覆盖到全国的,明初无论在京还是地方卫所,都要班赴京御前试验,‘军士中者受赏。

不中者亦给钱六百文,为道里费’,至于军官就没这好运气了,手下军卒不达标到一定数,自指挥使以下住俸降职,甚至面临发配的结局,‘在京卫所发广西南宁、柳州守御。

在外卫所,北方者发极南烟瘴地方,南方者发迤北极边卫分守御’,就是一省的最高军事长官都指挥使‘所试军士、四分以上不中者,住俸一年。

六分以上不中者,都指挥罢职’,在这样严格要求下,各地卫所肯定严抓训练考核,不敢放松。

(按:只罚官不罚兵,浓浓的朱元璋风格)明中期嘉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