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522)(5/13)

小子当不起啊!

丁寿都快哭出来了,他深知刘瑾对小皇帝的呵护之深,在皇城里怎么折腾都行,可要是出了宫就另当别论,当带他去了趟勾栏都把自己给拍吐了血,这要是把给拐到遵化去,老太监还不得打掉自己半条命啊!那汤泉别院就不修了,铁厂的事也算了,小子这便去向太后请罪认错。

心有余悸的丁寿努力找补,只求老太监不翻脸。

铁厂的事万岁已然允了,两宫都是金玉言,岂能说改便改,至于别业……

刘瑾皓首微摇,叹了气,修就修吧,深宫如海,重门深锁,太后这些年过得也着实不易,更莫说万岁那贪玩好动的子,恐早就憋闷坏了,但须谨记一点,两宫銮驾只在畿内,不得远离!

公公您放新,只要两宫出城,小子一定寸步不离左右,断不会有了闪失。

结果出乎意料,丁寿急拍着熊脯打包票。

你如今身兼数职,分得开身么?

刘瑾一声冷哼,真到那时,你是守着汤泉卫扈圣驾呢,还是跑去铁厂里做监工?

当然是以贵安危为重,其实只要铁厂任用得,小子也不用成家泡在铁屑堆里,不时提点一下就好。

丁寿嘻嘻笑道,他只是想要个监察之权,本也没打算一扎到白冶庄铁厂里叮叮当当打铁去。

还算你小子拎得清轻重,缇骑乃天子耳目,所办都是军国要务,若是事必躬亲,你也成不得什么大事!

丁寿连连点,您老教训的是,小子又长学问了,但不知可有什么合适的选胜任遵化铁冶?

二爷就是块滚刀,您有意见随便提,提完了还得赖着你拿出个解决的办法来。

刘瑾从桌上拿起一份公文,递与丁寿,咱家已经为你思量好了。

高淓!?

对这位兵科给事中丁寿还真不陌生,甚至是如雷贯耳,只因这段时间此君也是街巷尾的热议物,前番高淓奉旨丈量沧州、静海等县场屯地,具数新增一千四百余顷,这也罢了,还为此弹劾以往踏勘失实的历年科道、巡按、都御史并户部等不职官员共六十一,其中竟还包括他那位已经致仕的老子,前南京户部尚书高铨。

刘瑾用事以后,田亩清丈频繁,范围与力度皆超前朝,也屡有官员为此遭劾逮问,但大义灭亲到把自个儿老子也拖下水的,高淓还算独一份。

从踏勘丈量田亩来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