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523)(13/13)
为兰花烟的韭叶芸香,《滇南本
》(补注)昔武侯入滇,得此
以治烟瘴。此
生永昌、普洱、顺宁,茶山地方。形如兰花,但叶有细白毛,且如韭叶,但韭叶则软,芸香
硬。
另外《滇南本》中也同时录入了另一种烟
,野烟,一名烟
、小烟
。味辛、麻,
温。有大毒。治热毒疔疮,痈疽搭背,无名肿毒,一切热毒恶疮;或吃牛、马、驴、骡死
中此恶毒,惟用此药可救。
可见国吸烟历史悠久,绝非等到美洲烟
传入才有烟抽。
(3)兰茂的《滇南本》有万历版传世,所以也不排除是后
添加有关玉米的部分内容,小说创作只采取一种可能
,也不必太较真。
(4)捕盗右佥都御史柳尚义上所部功……生员义民贾钺、杨校等授官升俸有差……时刘瑾以各处盗贼窃发,厚立赏格,遣官督捕,尚义以都御史甯杲悍附势,为瑾所用,至诬杀平民以为功,而(甯)杲尤酷虐云。(《明武宗实录》)
(5)英国退役海军军、业余作家加文·孟席斯在《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中提出郑和长乐碑铭文的最初英文译本是由研究中世纪中国史的伟大学者j·j·l·杜威达克(j……j.l.duyvendak)在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在他的《中国15世纪早期航海探险的确切年代(thetruedatesofthechinesemaritexpeditionsoftheearlyfifteenthcentury)一文中,三千余国(threethousandcountries)
作为铭文中一个关键词组的翻译给提了出来。
他及其以后的学者认为这样一个论断是率得如此的不合
理,以致他们认为刻铭文的石匠一定是出现了疏忽。
基于这些理由,翻译被修正为三十余国。
不过当时说的国家也不能等同而今的国家概念,也许很多只是落后的酋长部落,所以郑和七下西洋,大小凡三千余国
也未见不可能。
(6)出自郑一钧《论郑和下西洋》其中披露法国学者费朗索瓦·德勃雷《海外华》一书中介绍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船队的一段话。
本没有找到原文出处,有知晓者烦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