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的重生(76-80)(2/17)
自身的市场以及通过它可以在金融借贷市场上享受何等的份额,就像宫下北所说的,万亿元以上的市场,真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策划书的后半部分,是一个针对这种设备的市场运营方案,其大概的意思,就是计划组构一个包含有出资银行、运营实体以及维护团队的公司来运作这个项目。
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种设备投放到全本各大小城市中去。
目前,已经计划加入这个项目的银行,包括长银、兵库、住友以及北海道拓殖四家银行,先期计划投入运转的自动契约机,暂定为四万台,总计投入的设备资金为240亿元。
先期投入的运营费用,包括宣传费用、运营成本、维护费用等,总计为300亿元。
先期投入的贷款金额,总计为5000亿元。
话句话说,为了这个公司,四家银行先期要投入的资金就差不多有5600亿元的样子。
那么问题出来了,既然银行已经准备自己拿出资金来运转了,还需要他们这些力团干什么?带着疑问,远藤通夫翻开第三份文件,也就是公司架构计划书。
在这份计划书的描述中,这家公司并不是由银行方面直接创立的,而是计划在巴哈马创办一家离岸公司,再由这家离岸公司参与该项目的投资。
计划描述起来就是:先在巴哈马成立一家金融公司,这家公司是负责融资的,几家银行控制的离岸公司会将资金投入到这家公司里,同时,愿意参与的几家力团,也可以成为这家金融公司的股东。
这家金融公司在拿到钱之后,会将资金以投融资的方式,转到另外一家离岸公司,最后这家离岸公司将回到本,创办一家独立的外资企业,对自动契约机项目展开运营。
计划书就到此为止,公司具体如何运作之类的问题,没有提到。
远藤通夫的兴趣已经被完全调动起来了,不过他又有些疼。
即便是这个项目允许稻川会投钱进去,他们又该怎么把那么多的钱弄到巴哈马去?另外,他们需要投多少钱,又能占多少股份?这些都是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他又翻开了最后一份股份分配协议书。
这份协议书相对来说就简单了,只是划分了四家银行可以占到的份额,以及九家力团能够拿到的份额。
协议书有些不太公平,整个项目,四家银行拿走了八成的股份,九家力团只能分配两成。
不过,两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