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的另一本秘史(7)(6/12)

因此从来都不是一个一个派出,而是一群一群,既有壮胆也有监视的意思。

有时候,斥候就算尽职尽责也不一定能带回最确的报,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对方的数量,俗话说上一千,无边无沿,很难得出正确的数字,传回去的敌一千和敌三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报还有滞后 ,前无线电时代,如果是远距离的侦查任务带来的报,哪怕是时间最短的,等送到将军手里的时候基本已经过去好几个小时了,就算斥候估计的敌军数量是对的,能保证敌军不转向不分兵?。

军事主官只能从这些存在极大误差,甚至根本就是错误的报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来做判断。

百分百准的,那是上帝视角,不是上帝就别要求这个,战争获胜的一方从来都是犯错误最少的一方。

斥候不管回不回来,都会带来报,不回来就意味着他们战死了或是被俘虏了,就意味着这个方向上的敌要么有质量优势要么有数量优势,要么两者皆有,特勤的先锋大将发现派往东南方向进行侦查的斥候返回的频率显着低于其他七个方向,就猜到东南方向有夏军主力。

先锋未战先怯乃是兵家大忌,特勤的先锋大将立刻点将布阵,留下必要的驻守营地兵力后,就领着两千锐朝东南方向进军,打得算盘就是赢不了也能跑得了,游牧民族的格特点就是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

两千特勤骑兵遇到了石嫣鹰率领的五千夏军,发现兵力差距过大,特勤的先锋大将二话不说就要撤退,夏军在追击的过程中杀了将近四百名特勤骑兵,加上之前击杀的斥候小分队,累计斩杀七百余。

特勤先锋大将带着大部分将士回到营地后,二话不说就朝着缀在正北二百里处的本阵前进,本阵得了战报后决心撤退,游牧文明军队对农耕文明军队的战法基本上都是利用机动拉长对方的补给线,对付原民族最难的地方就是找到他们,冠军侯霍去病屡屡能找到匈狗主力,就是因为他的军队中有大量的匈狗带路党 ,这些熟悉原的地理,知道哪里有水,哪里适合扎营。

这就是五千打败三万的真相!。

算是石横天给儿石嫣鹰的造势。

同时为了提高此战的含金量,捷报上还刻意注明朝廷天兵击溃的乃是特勤部最为剽悍的狼牙铁骑,实际上游牧民族的生产力非常的拉胯,普通士兵有个皮甲就不错了,不少部族因为炎黄农耕王朝的铁器限制输出政策搞得连金属箭都没有,只能用骨质箭,这种箭在金属铠甲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