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的另一本秘史(8)(12/13)
在修炼内功的这十七天中王嗣璁还鼓捣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内功理论框架来,他发现丹田所产生的内力完全可以套入余弦函数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像中 ,当开始吸气时函数图像进入递减区间,无法再吸入时函数到达波谷,此时意味着丹田被膈膜压缩到了极致,就像弹簧被压缩到极致就会剧烈反弹 ,当吐气开始丹田就回膨胀产生内力,函数图像进入递减区间,当无法在吐出时函数达到波峰,然后周而复始。
y=cosx只是理想况,王嗣璁看来内力函数是y=acos(Ωx),a与Ω都大于零,变量a决定了峰值与谷值,即图像纵向拉伸压缩的倍数,a越大则内力越是刚猛,反之则越是阴柔,三角函数的周期计算公式是t=2Π/|Ω|,这是横向拉伸压缩的倍数,可知Ω越大内力的连续就越差,越小则连续越强,绵长和短促就是因此此。内力来自于丹田,丹田的缩放程度只与膈肌的压缩程度有关,并不会因为功法的更换而改变,只是这种东西对于熟悉的东西有着巨大的惯 ,中途改练其他内功心法就意味着要将过去的呼吸节奏与呼吸深浅抛却,这就是绝大部分武者不会轻易更换心法的缘故,沉没成本太高了,等于是将从小修练出来的呼吸本能忘记,如果天赋不够还会出现邯郸学步的惨剧,既忘了过去的呼吸节奏却没有学好新的呼吸节奏,这点也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武者的战力天花板在修炼什么心法那一刻就决定了。
这就是郜慧彤说等王嗣璁练出第一缕真气就去武经阁挑选内功秘籍的原因。
体经脉分为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产自丹田的内力正是在这二十条经脉中游走,习武之之所以能练成各式各样的武功就是拜经脉的差异所赐。
还是以金大侠的《天龙八部》为例,天龙寺的本因大师是这般对段誉描述六脉神剑的基础逻辑的:六脉神剑,并非真剑,乃是以一阳指的指力化作剑气,有质无形,可称无形气剑。所谓六脉,即手之六脉: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阳明胃经、少阳三焦经。
同样的内力,经由不同的经脉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就像六脉神剑,内力流经的乃是手之六脉,换个说法就是修行什么武功就会用到什么经脉。内力在王嗣璁看来很像是血,血循环的动力是心脏,循环路径是血管,类比之下内力的源则是丹田,游走路径是经脉。
经脉起初是非常狭窄的,只有让内力经年累月的冲击才能拓宽,经络就像是车道,双车道肯定比单车道的流量要大,四车道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