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的另一本秘史(11)(12/16)

为夏纪一百五十六年,封建时代的本生产力很是低下,银子再多也不能吃不能穿不能拿来泡茶,瓷器、丝绸、茶叶、铁矿之类的东西都要从外部输入,主要易对象就是当时统御炎黄大地的前夏朝廷。

夏世宗的一纸海禁令便破坏了正常的海上贸易,倭国就只能选择走私了,漫天的银子一撒,各种闻到气味的亡命之徒就聚拢了上来,双屿岛就成了来自炎黄大地的各种物产与来自本的白银进行换的场所。

第一次驶入双屿岛港区的毘之丸让在岸上负责带缆的海贼们屏住了呼吸 ,无他,主桅杆最上层的横杆悬挂着一排雪花花的丰腴体,关键是这四个一字排开的体都有着在阳光下泛着亮泽的光,再加上不似少青涩干瘪的丰腴胴体,结合月前的消息,四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四大神尼。

通过浮世绘画册,王嗣璁发现王致的紧缚手法非常的高明,各种细节都体现出来,四颗光熘熘的秃下面是眼罩,眼罩下面是钳球,从正面是看不见四大神尼的手臂,想来是被他反剪到背后来了个后手缚,修长腿都被他掰到了身后架在了脖子上,用麻绳将并拢在一起的双足缠了一道又一道,胸部和小腹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绳索网眼,好在晕和被贴上了金箔,阴部则是戴着贞裤。

畸形繁荣,是对双屿岛最好的描述,因为海禁政策就被夏朝沿海的走私贩子们赋予了不该有的价值,就像大航海时代加勒比海上的托尔图加岛,他们以此为据点,不仅用来大肆走私货物,或者抢劫商、渔船,或直接上岸劫掠,成了当时朝廷东部地区金银丝绸密度最高的地区,不夸张的说双屿岛上买不到的东西其它地方肯定也买不到,这里也是当时质量最高的地方,绝大多数都是战败的侠或是水师兵。

毘之丸一靠好岸,就有上前询问王致四大神尼卖不卖,双屿岛上虽然都是真假倭寇们,但也都讲规矩,或者说被现实迫的必须讲规矩,限制别的同时就是在保护自己,规矩就两个,一是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许动武,二就是不可以强买强卖。

刚从桅杆上被摘下来,提熘到岸上的四大神尼听得此言无不被吓得瑟瑟发抖,只是因为钳球的缘故嘴不能言,只能发出呜呜的哀求,听得王致说这几只老母狗自己还没有玩够才消停一点。

王致第一次登上双屿岛就遇上了一场盛大的狗拍卖会,其实双屿岛上每天都会有狗买卖成 ,只是今有一组上等货色要被整体拍卖,就引得王致起了兴致,牵着化为犬的四大神尼就朝着位于南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