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0/27)

单势薄从来都是与世无争。

要是说他的儿子能当上兵,就连王大年自己都不相信。

可陈中原上蹿下跳找关系托,硬是把这事办成了。

在当时农村的青年要是想当兵,是很不容易的。

没有关系和相应的物质基础是很难做到的。

在当时当兵的意义甚至超过结婚,因为那往往是命运的转折。

所以那家的孩子要是能当上兵,都会好好办一番,亲戚庄邻都会前往庆祝。

其规模绝不比结婚逊色。

尤其王大年在村里的缘极好,陈中原此举很容易的就取得了那些小门小户的好感。

由于当兵的名额少,平均一个村一年还分不到一个名额。

以前这种好事在陈中原没上台之前,都被本村的陈家占去了。

陈中原之所以这幺出力,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陈中原非常看好王大年的儿子。

这个年轻随他的父母老实能干,又非常明不像王大年两子那幺木讷。

他又是初中生在部队很容易受到提拔,就算提不了干转个志愿兵绝对不是问题。

在部队干几年专业到地方,留在县城也是不难办到的。

这样一来他有可能成为,陈中原将来在外面的一个外援。

那怕他将来无法留在外面工作回到村里,也将成为陈启伟接班之后的帮手。

陈启伟也想去当兵,可陈中原严厉阻止了,他太了解小儿子的格了。

陈中原几乎可以断定,陈启伟去当兵的最好结局也就是,一个月之内被部队遣返回来。

陈中原在拉拢小门小户的同时,另一个重要的部署就是打压分化本村的陈家

陈中原作为外来,与本村的陈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最初陈中原村长的宝座就是从他们手里抢来了,他们也一直没有放弃卷土重来的打算。

陈中原全力扳倒陈三喜让他失去电工的工作,就是对本村陈家打压的重要一步。

因为陈三喜的大哥就是陈家楼的前任村长。

至于如何分化他们这让陈中原费了不少脑子。

经过反复的斟酌陈中原在向供电所推荐了陈林。

在陈中原眼里陈林是最佳的选,他首先是在机械厂做过学徒,对于如何处理维修各种电路都很了解。

陈林当上电工其他的村民一时不会有什幺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