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僧西行记(36-40)(12/40)

是甘之若饴,过得如鱼得水,甚至一改以往的孤僻,与寺中一干年龄相近的僧,相处得甚是融洽亲近。

玄奘给辩机讲经时,一些过往僧遇上了,往往也会凑过来听讲一会。

玄奘遍读诸书,心思明辨,一本佛经讲解起来,每每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虽不敢说是舌绽金莲,却是能将其中的道理讲解得透彻明白,发深省。

这时间一久,玄奘每讲经时,便有许多寺中的僧不约而来,默默听讲。

于是,玄奘在松林子讲经一事渐渐传开了,也有一些外寺僧专程赶来听经,玄奘每的讲经时间,慢慢成为金山寺的一桩小小的盛会。

然而,随着玄奘讲经的名气渐大,一些麻烦事也随之而来。

一些前来赴会的外寺僧,其本意并非是来听经的,而是存心要与玄奘辩驳佛理,以图驳倒玄奘,博一个大名声的。

每遇到这等况,辩机便二话不说的放出两雪特剑,在那些挑衅僧脸上明晃晃的飞来飞去,并有意无意的释放出一丝直透心魄的寒气。

金山寺并非是修行寺庙,来往的也尽是不通术法的世俗僧,哪里见识过此等传说中可千里取首级的飞剑之术,故而辩机的两雪特剑一出,那些个闹事的僧便吓得噤若寒蝉,不敢再发一言。

此等麻烦事闹过几后,玄奘的名气却是愈发大了。

下午,玄奘循例在松林子讲经,他落坐的地方,正是他不久前入定的那棵松树下。

在玄奘的身周,围坐着十余名金山寺僧,辩机大大喇喇坐在最前

这十余名金山寺僧的外围,又有围坐着数十名装扮和年纪不一的僧,他们身下垫坐的蒲团颜色大小各异,这些便都是从外地赶来听讲经的僧

玄奘盘膝坐在树下,抬看着众僧,朗声说道:今,贫僧要讲的是《移识经》。

贤护菩萨尝问佛,生而有识,死则识往何处?识作何形状?……贤护菩萨所说的识,按我大唐的文义,可解作灵,若是再浅白通俗一些,亦可解作魂魄,不过这就有了一些偏差。

大道有三千,殊途同归。

中土的儒家学说,也有死灯灭的说法,这便是灵或者魂魄的另一种解读方法,可与《移识经》相参照……贤护菩萨问的乃是,生来就具备灵,死后灵何去何从?灵是何形状?这便是涉及生死之道的根本也……玄奘滔滔不绝的讲着,至色偏西时分,便停了,闭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