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夺书初见:总在江湖走,哪能不杀人(4)(2/6)

之,声韵澈;传夜静时可声闻金顶。

玉箫师太每于敲钟之时,伫立于钟下,潜心研究内力随钟声传递的法门。

她这一招早已登峰造极,当世再无能出其右。

初时,玉箫呜咽做响,颇为悦耳。

在场众只当是欣赏音乐。

湿儿略通音律,知道这是一首《泛沧》。

这曲原为古琴曲,后来被用作《潇湘水云》的序曲,表现的是“志在驾舟于五湖”的意境。

玉箫师太把曲子越吹越急,不久便完全没了节奏,内力的变换也是时快时慢。

渐感一股股劲力朝身体袭来,才觉出不对劲来。

慢慢地,劲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快,也越来越

片刻过后,在场众均觉血脉张,便纷纷运起内力相抗。

他们的内力与玉箫送出的内力激烈碰撞,内力稍弱的便觉胸中气闷,脑昏沉以致痛欲裂。

湿儿晕脑胀之际,小手被父亲捉住,一股内力缓缓注入,才渐渐缓解过来,但仍感觉浑身难受之极。

耳听得“扑通”一声,湿儿抬一看,原来是一个丐帮弟子晕倒在地。

湿儿又惊又怕,如果不是父亲在旁相助,只怕自己比这个叫花子还要先倒下。

湿儿正在惊怕之际,又“扑通、扑通”响个不停,接二连三倒下了五,其中三个是丐帮的,另外两个是青城派的年轻弟子。

湿儿的小手紧紧攥着父亲的大手,生怕他将手拿了开去。

玉箫师太又吹了一阵,直到那些胡说八道的都蔫儿了,这才停歇下来。

湿儿掰着手指数了数,总共被放倒了二十八个之多。

举儿过来给湿儿擦汗。

虽然三还站在黑暗的甬道之内,湿儿还是担心,如果被别看见了,那多难为呀!赶紧将举儿推开,自个儿将汗水擦掉。

汗水不冷不热,看来冷汗和热汗出了一般多。

湿儿心道:“江湖多风险,不好玩!”待倪媚停下来,正色和尚一挽袍袖,双手一摆道:“阿弥陀佛。

好一招‘圣积晚钟’,果然非同凡响。

师太吹-箫的样子妩媚极了。

贫僧来领教两招。

”倪媚冷眼瞪他一下,将玉箫拔出执于手中,左手食指往回勾了勾,似乎在说:“好啊,放马过来吧!”“我来也!”正色和尚早就按捺不住,一招“仙指路”,运起大力金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