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續前緣」10(4/5)

虽然还有其它原因,但这条也足以让绝大多数德国男珍惜工资,远离婚姻。

而这本来是想保护的法律却彻彻底底坑死了德国,因为无论如何德国的离婚案都是需要2年分居作为前提才能宣判的,所以这2年内男方只要不是猪,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转移作假财产和工资,所以一般离婚的德国都是毛线也捞不到的。

而在德国生了孩子2岁之前是不允许工作的,如果你想工作,那幺可以,上缴80%的所得税,几乎等于白干。

而脱离社会2年多的是很难再融入进社会的,所以大多离婚或者未婚被甩掉的德国分手后的想法不是找工作,而是一边每月领着200多欧元的救助金一边到处找男

这就出现了大多德国都有2-3个孩子,而且很多3个孩子都不是同一个父亲的葩现象。

自从我和米亚学会德语知道了这些,我不禁开始羡慕起德国男,无数接盘侠和无数播种机充斥着德国社会的各个角落,而德国却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在我为德国叫不平的时候,米亚默默的说了一句话,她说莎士比亚说过,这个词,就代表了弱者。

越是上层社会,越是发达社会,越是明显。

是啊,这个社会无时不刻的在叫嚷着男平等,但男却从未平的过,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米亚的家里很有钱,她们家是银行世家。

她经常去巴黎买衣服和香水,去摩纳哥的蒙地卡罗豪赌,去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夜场畅饮,如果前两者我还挺有兴趣陪她去玩,但阿姆斯特丹却是我和她结束恋的梦魇之地。

米亚和一般的欧洲年轻一样,偶尔会抽一点大麻,她曾让我试过,但我拒绝了,我知道亚洲的身体即使再强壮也比不上欧洲,他们抽大麻就像抽烟,时不时来一振奋,身体屁事没有。

而我如果抽了,就会像他们圈子里其他几个亚洲一样,成为一个萎靡,骨瘦如材的大烟鬼。

而因为我不抽大麻,逐渐被米亚的际圈所排斥,虽然米亚开始可以忍着不去那些夜场玩,但随着两的感逐渐平淡,她开始愈发的不安和焦躁,最终,我们和平分手了,她迴归到她糜烂奢侈的贵族小姐生活中,而我心安理得的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分手时我衷心的祝福她,因为她教会了我太多东西,比如在法国如何搭计程车不会被宰,比如去伦敦喝威士忌怎样辨别好坏,比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