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李秀玲】(91)(4/7)

像摆了擂台一样,那伙的趴在树上,大白屁股往后噘着被老拱,这边周向红蹲在老胯下,捏着巴不住的又舔又吸。

俩老高下立判,俩手抱住屁股的那位节奏感颇强,乐呵呵的一边耸动一边眼还不忘朝这边熘,结果没几分钟忽然一哆嗦,脸色顿时由得意变成了沮丧。

站着享受周向红活这位一手按在她上,一手拎着裤腰,目光闪躲半低着,却仗着功能衰退愣是比旁边那位坚持的时间久,却也到底没玩上的戏码,半软不硬的直接在周向红的嘴里进了避孕套。

等周向红回了家,李秀玲把况跟她说了一遍。

钱毕竟是等大事,什么都得往后放。

商议了一阵,都觉得宜早不宜晚,明天就去。

末了周向红借着机会夸了李秀玲几句,后者不咸不淡的答应了,算是证明沟通顺利。

一夜无事,第二天起来送走了孩子,又给大壮简单收拾了一下,周向红也不管他能不能听懂,还特意嘱咐了几句,只说自己一会儿就回来,然后就和李秀玲带上各种材料、证明、发票,匆匆忙忙的赶到了区政府。

按理来说下岗职工安置及医保社保等事务由社保局、劳动局、民政局等部门分管。

但这些地方以前都是跑过了的,结果各部门极尽推诿扯皮的功夫,差点没给李秀玲踢出亚洲走向世界去。

说起来这也不能怪当时的政府部门过于官僚主义不办实事,全市二十万下岗职工嗷嗷待哺,个个都有困难,一旦在张三身上开了子,李四王五赵六们怎么办?把政府大楼卖了也填不满这个坑,更何况这个队伍每年还在不断扩大。

政府大楼自然卖不得,这年官不好当,总得有个遮风避雨吹空调喝茶水侃大山的休息场所,因此只能先拖着,无论什么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当然了,特殊况肯定会有,年年的扶贫助困也不只是说说而已,但毕竟杯水难救车薪,只好先紧着十几个来。

如今多亏有老孙事先安排过门路,婆媳俩能有机会跻身进被政府关怀的行列,坐在公车上都感觉颜面有光。

今天可没敢把平时挣钱的行穿出来,昨晚周向红特意翻了箱子,找着两套厂子还没黄时婆媳俩穿过的旧衣服,再加上也都没化妆打扮,真是要多朴素有多朴素,李秀玲包装车间质检员附体,发梳起来挽了个当年报纸上尉凤英的型;周向红一线职工家属显灵,挎了个印着xx厂1988年职代会留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