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花缘梦(211-225)(14/36)
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这是南宋诗王洧的《两峰
云》诗,它告诉
双峰
云的景观。南宋时,从凤凰山上望之,方可得其神采。明代的李流芳,却主张到苏堤第三桥望山桥上观赏此景,他在《西湖臣游图题跋-两峰罢雾图》中写道:三桥龙王堂,望湖西诸山,颇尽其胜。烟林雾障,蚋带层叠,淡描浓抹,顷刻百态,非董、巨妙笔,不足以发其气韵。清以后,双峰之巅已无塔影,赏景位置则移易到湖上,因为洪春桥畔尽管建有景碑亭,但游
到此只见林木葱蔚,双峰连影子也无觅处,倒不如泛舟湖上,尚能遥指云中峰峦,心驰神往于登临其巅俯看尘寰的宏阔高远。故陈璨《双峰
云》诗云:南北高峰旧往还,
鞋踏遍两山间。近来却被官身累,三过西湖不见山。
曲院风荷。该景在苏堤西北金沙港,宋代为酿酒曲院,里面种植许多荷花,红翘翠盖,风姿动,芰荷深处,清香四溢。现已扩大数百倍,赏荷廊轩古朴典雅,参天密林中有度假村。曲院风荷,以夏
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
,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
不饮亦醉。南宋诗
王洧有诗赞道:“避暑
归自冷泉,埠
云锦晚凉天。
渠香阵随
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曲院风荷最引
注目的仍是夏
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
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
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
倚花姿,花映
面,花
两相恋。迎薰阁是为游
凭高赏景而建造的好去处,登阁远眺,可见“接天碧叶无穷碧,映
荷花别样红”的美好风景。清风徐来,荷香阵阵,沁
心脾,化
烦忧。迎薰阁下,辟有荷文化陈列室,向
们展示“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以及寄寓着
们的价值取向,审美观照和道德追求的种种艺文佳作。岳湖景区保存了清代康熙皇帝题书的“曲院风荷”景碑小院,那块景碑是仅存的两块康熙西湖十景原碑之一。竹素园景区近年才建成开放,它原为清初西湖名园之一,竹石亭榭,曲水萦环,清幽雅致。
花港观鱼。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