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乡下的“二六”席(2/4)

要用十来斤猪、二十来斤猪下水,也不算小主顾了。可自打我过去学厨,让大姑知道,就闹得让耿家停了送货,师傅也只能去找了另外一家送。就是生怕与我有半点关系,你说这闹腾的,图个什么劲儿?难道我知道了他家,还能上门借钱不成?”

疏不间亲,桂秋好说桂大姑不是,桂重阳却不好说,只心里晓得都是穷闹的。

溜达到门外,桂秋嘴里说着嫌弃的话,可色之间已经带了几分期待。

这时,就见远处一个影孤零零走来,却是独行的桂春。

桂春额汗津津的,脚步匆忙,手上提着一条红白相间的后腿,还有两大块猪肝。

桂秋的脸一下子耷拉下来:“耿家还是不肯来?”

桂春抹了一把汗,道:“镇上有个员外今儿过寿,跟舅爷家订了五猪,那边正忙着。”

桂秋抿着嘴,没有说话,这杀猪的活是壮劳力干的,耿家老舅爷、老舅六十多岁,还用干活?就算耿家都忙着,不是还有桂大姑这个眷在。

都是借罢了。

桂春将猪、猪肝拿到厨房,因为十二道菜不算少了,倒是并不用再添什么,可是夏天天热,这猪、猪肝容易坏,便用盐滚了,去吊到井里了。

杨氏叹了一气,打发桂秋道:“去告诉你一声,问问是不是能摆席了。”

桂秋应了一声,出去。

桂春见周丁香在,略显拘谨,喝了一碗凉水,看了梅朵两眼便出去了。

桂重阳也跟着桂春出去,就见一个憨憨脑的少年迎面过来,正是之前给钟小吏开门的。他不过十三、四岁大,不是别,是杨氏的侄儿、桂春兄弟的表弟杨武。

杨家在“九丁之难”时也没了两,是杨氏的娘家爹与娘家兄弟。桂杨两家并不是只有二房这一重姻亲,病故的桂也是杨家,是杨氏的亲姑姑。

不怪在出事后杨家当家厚道,当时桂家成年男丁只剩下残废的桂二爷爷,两房都是孺,既有杨家的老姑,又有杨家的小姑,再小的桂春兄弟是杨家的外甥,杨家当家就是杨氏的长兄杨金柱,最是宽厚实在之,不仅没有疏远桂家,反而能帮的地方尽力帮了,宁愿被村里排斥也依旧与“西桂”走动。

眼前这杨武,就是杨金柱的小儿子,比桂秋小三岁,比桂重阳大一岁,今年十三。

“大表哥,上席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