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之路】(1)(16/21)

羡慕的工作,然后和几个朋友合伙做起了生意。据父亲自己说那时候他做过很多,什么开录像厅,摆地摊,开餐馆,倒卖电器电子产品啥的都干过。

有些东西你不干,有的是干,只要能赚钱,遍地开花。他甚至有了南下下海的想法,只不过被得知了父亲从厂里离职消息后,正在气上的爷爷,及时制止。当时闹得挺凶,爷爷抽出皮带,抹着眼泪,费了好大力气才将父亲这匹即将脱缰的马拉了回来。

不过,虽然没有如愿同朋友一块南下下海经商,但还是凭借灵活的脑和不俗的见识,在深不见底又充满机遇的商海中捞了几桶金。在那个商业、个体户、资本盲目野蛮生长的年代,发财不需要多么有文化,小学毕业和大字不识的发户老板比比皆是,一时间,知识无用论甚嚣尘上。

民群众的目光开始向钱看齐。原本的投机倒把成了为所称道的正经商业手段,资本主义、资本家和走资派等类似的词也不再出现,被们有意识的淡忘。

曾经在朝鲜半岛抗击过美帝的爷爷,和一辈子紧跟组织的,在社会的巨大变迁面前表示困惑不解。‘阶级斗争’这个环绕在他们身边大半辈子的词语,被彻底的落伍淘汰。在这来不及藏躲的面前,父亲生意上的成功和周遭的和事的变化,让他们不得不承认现实面前,时代的变化和历史的前进。

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父亲在弱冠之年便有了数万身家。他蓝西装,红领带,黑皮鞋,大手表,腰里别着bp机——这就是那时成功士的标准配备。虽然没有实现大富大贵,但也是略有薄资,绝对挤得进当时的中产阶层。再加上其不俗的外貌条件,绝不缺年轻孩儿的追捧。

而其在与母亲结婚前也谈过几场恋,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迈出最后一步。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爷爷的反对。在他们的思想里,父亲另一半的最佳选择不但要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且最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而工作上最好是要稳定且‘适合’子。那些东窜西跑,雨里来风里去,整露面做生意,跑买卖活计的,绝对不要。这种暗含着传统老思想观念的择偶观,使得父亲的恋连连告吹。直到,母亲的出现。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经介绍父亲认识了母亲。他对这个外貌出众,学历又高,还是民教师的青年一眼相中,并立马展开了攻势。而母亲的表现则淡然许多,她条件好,眼光高,对这个没有文凭,油嘴滑舌,徒有其貌的自然不以为意。评价其是嘴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